9年间,“双11”的范畴不断扩大,成为一场社会大协同,这场一年一度的“超级大工程”,也成为商业力量和技术创新的一次集中展示。越来越快、越来越忙、越来越有节日范儿,有关各方给予的关注和保障也显得越来越热情、越来越给力,买的不只有满足,更有一种出自内心的自豪。不过兴奋之余又让人觉得,电商、快递业或不应一味求“快”,而须多一些“慢”思维。 网购越来越成为社会时尚,随着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就连一些中老年群体也开始加入网购大军,电商战火更已呈现出向全球蔓延的趋势,“互联网+”给传统零售业带来的革命,惠及面越来越广、受益群体越来越庞大,由此也催生大众更多期待,“双11”何时不再仅仅只有疯狂的“买买买”和“卖卖卖”,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更丰富内涵、文化和意义的节日,能够满足人们获得更优质价值体验和消费享受的内在诉求? 这绝非对“双11”要求过于苛刻,也并非对“双11”寄予过高的期望值。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越来越多元化,消费需求、消费理念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绝大多数商品消费的常态化、日常化,我们可以造一个购物狂欢节和消费黄金季,但“双11”终究不可能包揽当年全部或大部分的市场供求,当务之急或应放慢脚步,淡化“快”和“忙”的色彩,超越对商业利润和业态扩张的追逐,侧重于引领消费文化、打造电商文明。 平台刷信、假冒伪劣、先涨价再打折之类问题常见,随着相关法规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大已然有所好转,但显然更需要商家“慢”下来,多一些信誉维护、社会责任的思考;赶速度追时效导致野蛮分拣和快递哥交通违章多发,也提示业界“慢”下来,就成本、收益与秩序、文明的平衡多做评估和改进;过度集中的生意井喷导致疲于应付、勉为其难,同样提醒我们“慢”一些,更侧重于细水长流,藉以不断提升品质、优化服务。 作为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电商以快捷见长,希望日益走向成熟的“双11”,不要再一味追求节日期间的订单数、生意额,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引导业内外优化运营机制、改良电商生态、谋求行稳致远,引领商业文明,这样的网络购物节才更具含金量、更有实质性节日的样子,快递健康发展、可持续繁荣也才更可期待。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