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在学生之间广为流传的一句玩笑话。为了这分数与考试,我们见到了学生在公交车背课文的场景,看到了孩子打吊瓶写作业的新闻,听到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抱怨。课业成为压在孩子和家长身上的沉重负担。 大量的课业任务挤占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当完成所有作业之后,已很难再匀出时间和精力用于培养兴趣爱好、参加户外活动,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健康成长的口号似乎变成了奢望。当我们看着孩子们疲惫的身体、无助的眼神,就不得不重新思考课业减负这件事情了。其实,强调课业减负、推进素质教育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成效一直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甚至出现作业“越减越多”的奇怪现象。如今,重提课业减负,从作业总量、考试次数和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的确令人期待。 但是,课业减负是否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我们还要继续观望。私以为,课业减负若想取得实效,重在观念减负。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和老师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多下功夫、多做创新,提升对课堂的利用效率,而不是单纯地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简单地通过布置大量作业的题海战术应对考试。被大为诟病的“高分低能”便是这一方法带来的后遗症。当然,学校和老师更不能因为应付减负工作要求,搞形式上的课业减负,将包袱甩给家长,让学生和家长都被家庭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从家长角度来讲,一方面要理解、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不能因为学校布置的作业少就认为是不负责任,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正确、理性的教育观,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引导孩子自主学习,不攀比、不功利,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 教育是千秋大计,孩子是民族未来。课业减负是科学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业减负一定要从观念上着手。只有让学校、老师、家长统一思想,才能形成合力、提质增效,让教育回归理性,让孩子全面成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