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600岁的故宫成为网红,得益于互联网。正是有了互联网,才使得那些沉睡于故宫的文物又绽放了活力。从故宫绽放活力的尝试中,大众不仅分享到了传统文化产品的新魅力,也让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帮助自己和文物缩短了距离。正是这些传统的文物通过简单的数字化采集、制作,为年轻人提供了喜欢的文创产品。通过“故宫淘宝”之手,让帝后画像被“玩”成表情包,每个创意产品都配上“脑洞大开”的文案……让这些曾经沉睡在故宫的文物,不仅活了,而且与时代产生了交集,与年轻人的生活发生了同轨。 故宫炼成“网红”意义在深处。众所周知,网红虽然热闹,真正的意义是传承文化热带给大众的精神洗礼。文物研究者写出符合史实的文章,再由一支年轻团队“转译”成符合年轻人阅读习惯的轻松诙谐的语言,让故宫博物院研发的文创产品已超过8700种。除了收益更为可观外,将沉睡的文化得以唤醒,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让更多年轻人在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不断树立文化自信。 故宫文创产品走红的启示意义是不容小视的。我们的故宫、博物院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吸引年轻观众,必须用年轻人的方式。只有我们的博物馆,能够放下身段,通过互联网,帮助年轻人与文物对上眼,并享有充分信息,才能弥补博物馆服务能力不强的劣势,通过研发文创产品,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实地参观对文物的损伤,一方面满足了年轻人的文化需求,还引领着年轻人不断为探索传统文化创新渠道,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