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8月28日《新华社》) 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塞罕坝造林人”。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满天飞,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55年里,他们坚持植树造林,将昔日的风沙肆虐之地,植成了林的海洋、花的世界。55年后,艰苦创业的传统被新一代“造林人”传承。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塞罕坝林场共有职工1986人,其中在职1212人,越来越多的人才汇聚到这片林场。相比于55年前的369名拓荒者,他们学历更高、知识丰富,他们希望像老一辈塞罕坝人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他们仍坚守在山林旁,只为少点风沙,多些青山绿水。正是几代塞罕坝人的无怨无悔,才成就了绵延百万亩的林海。 在荒漠中造林,在观念中植绿,在艰苦中作乐。难以想像,创业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极其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连续的造林失败,也曾动摇了塞罕坝人的信心,塞罕坝造林事业处在了生死存亡边缘。但面对气候环境的恶劣,面对连年植树效果不佳,塞罕坝人没有放弃。几代塞罕坝创业者坚持向绿色要发展、向绿色要未来,用坚强的意志同艰苦的生活困难搏斗,同严寒冰雪搏斗,同肆虐的风沙搏斗,在塞北高寒地区栽下了他们绿色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实现了从“一棵松”到“百万亩”的历史跨越。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55年来,在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拼搏奉献下,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寒荒漠重回“美丽高岭”,成为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盛夏避暑的天堂、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资料显示,而今塞罕坝全林场112万亩林地、4.8亿棵树,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人工林场;若按1米间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相当于为每三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至10倍,每年提供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人更有效地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中国林科院评估结果显示,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据测算,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目前已经达到约200亿元。 榜样就是目标,榜样就是力量。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艰苦奋斗永远是前进的保障,生态文明始终是发展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今天,我们学习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一茬接着一茬干”的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泉州市委文明办罗建华)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