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足迹”广布世界 嘉庚精神时空隽永
本报联合多个部门征集“嘉庚世界地图”线索的活动,得到海内外读者热烈响应,今天为您绘制这份特别的地图,形象呈现嘉庚先生在全球的影响力
欧洲
公司:陈嘉庚公司曾在欧洲设立直接代理商。
校友会:厦门大学英国校友会、厦门大学法国校友会。
非洲
公司:陈嘉庚公司曾在非洲设立直接代理商。
校友会:厦大尼日利亚校友会。
大洋洲
公司:陈嘉庚公司曾在大洋洲设立直接代理商。
校友会:厦大澳大利亚校友会、厦大墨尔本校友会、厦大新西兰校友会等。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陈嘉庚化学楼。(郑玉宗摄)
美洲
公司:陈嘉庚公司曾在美洲设立直接代理商。
校友会:集美大学加拿大校友会、北美集美校友会、厦大加拿大校友会、厦大美南校友会、厦大印第安纳校友会、厦大波士顿校友会、厦大北卡校友会、厦大硅谷校友会、厦大纽约校友会、厦大华盛顿校友会等。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陈嘉庚(化学)楼: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陈嘉庚楼(Tan Kah Kee Hall),这是美国著名学府中有史以来第一幢以华人命名的大楼,而这座楼是由陈嘉庚国际学会筹款命名的。
制图/张平原
今年5月,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指导,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校委会和厦门日报社主办的喜迎金砖“一座城·一个人——嘉庚精神·厦门故事”系列主题活动正式启动,在启动之初,我们便策划、设想征集这样一张地图——它以全球为背景,寻找与嘉庚生平线索、嘉庚先生足迹及嘉庚精神影响的地理坐标和“背后故事”。
在此设想之下,我们于今年五月份开始正式启动“嘉庚世界地图”的线索征集,并收到了海内外读者的大量回应。不久前,读者高振福还通过本报把自己收藏的一件厦大于1923年定制的瓷器展示出来,并慷慨捐赠给陈嘉庚纪念馆,让更多人了解嘉庚先生的故事。
继昨日本报推出的“一座城·一个人”特刊之后,今天,我们继续推出这份“嘉庚世界地图”,以地图的视觉化方式,更好地呈现全球视野下的嘉庚影响。
本报记者 应洁 林桂桢
“橡胶大王”
名扬世界
事业版图扩展到五大洲
说到陈嘉庚,很多人首先想到他创办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实际上,嘉庚先生的贡献和影响远不仅仅局限于集美和厦门,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陈嘉庚或嘉庚精神影响的深刻的印记,甚至在太空中,都有一颗被命名为“嘉庚星”的行星。以他名字命名的嘉庚星、嘉庚水母、嘉庚路、嘉庚公园、“嘉庚号”科考船、嘉庚路、嘉庚公园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嘉庚楼等,无不折射出世人对他的景仰与怀念。
在海外,嘉庚先生更多地以“Tan Kah Kee”,即“陈嘉庚”的厦门话读音为人熟知,比如新加坡的“陈嘉庚地铁站”,或者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陈嘉庚楼”,其英文都以“Tan Kah Kee”标注,嘉庚先生和嘉庚精神的影响力,以这样一种充满“厦门味”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让嘉庚先生的故乡人倍感亲切。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实业家,有南洋“橡胶大王”之称。巅峰时期,陈嘉庚公司分布于世界的直接代理商遍布五大洲,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等,组成了一个国际销售商贸网络。其代表警醒振兴中华民族工商业的注册商标——中国钟标,也随着商品流通为世界人民所认识。
嘉庚学子
遍及天下
他创办资助的学校达118所
陈嘉庚先后在集美乃至厦门和闽南各地及新加坡等地创办和资助的各种类型学校,总数达118所。在如今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陈嘉庚被师生尊称为“校主”。
嘉庚学子遍天下。嘉庚先生创办的厦大在海内外的校友会有87个,其中在境外的就有近30个。
集美学校是当年陈嘉庚在集美创办的多所学校的总称,包括集美幼儿园、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轻工业学校、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大学以及集美学校委员会等等。所有曾在这些地方学习过、任职任教过的都会被看作是集美校友,据不完全统计,集美学校在全球各地的校友会有70个以上,其中在境外的就有十多个。
【国内】
位于广州中山大学的陈嘉庚纪念堂。(网上资料图)
北 京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由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于1960年提出倡议,2005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海内外侨界踊跃捐款捐物。博物馆于2011年9月6日奠基,2014年10月21日建成开放,馆舍选址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
陈嘉庚科学奖:经国务院同意,2003年2月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先后设立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在相应学科领域内获得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在世中国公民。
陕西
延安:陈嘉庚1939年冬发起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南洋各地华侨筹赈机关热烈响应,派出代表组成慰劳团。1940年春夏之际陈嘉庚先生亲自率团回国,并在延安得出结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广 东
陈嘉庚纪念中学: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大岗元北4号,1942年在陈嘉庚的积极倡议下创办。这所远在岭南的学校与集美学校有着同样的“诚毅”校训。
中山大学陈嘉庚纪念堂:中山大学前身为岭南大学。陈嘉庚先生捐资兴建的岭南大学附属小学礼堂,于1919年6月落成。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对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将该礼堂命名为“陈嘉庚堂”。
云 南
腾冲:云南华侨博物馆。
昆明: 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南侨机工是指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各国华人子弟组成的“南洋华侨回国抗日机工服务团”。当时他们肩负800万南洋华侨的重托,告别家人、回到祖国,在滇缅公路当起了抗日运输队的尖兵,为支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省芒市城郊: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
海 南
海口:南侨机工联谊会、南侨机工广场。
广 西
南宁:南侨机工联谊会。
四 川
四川梓潼县文昌中学: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厦门市民捐款为四川绵阳梓潼文昌中学重建教学楼,这栋教学楼取名为“嘉庚楼”。
青 海
玉树市第二完全小学:作为玉树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重要项目,玉树市第二完全小学的三栋连体教学楼目前已建成投用。建设这座教学楼使用了厦门人民捐献的爱心款,其中一座教学楼根据厦门人民的意愿命名为“嘉庚楼”。
香 港
校友会:厦门大学旅港校友会、厦门大学澳门校友会、香港集美校友会、集美航海香港校友会、香港集美中学校友会、集美侨校香港校友会、集美侨校香港同学会
集友银行:1947年在香港注册成立。1989年香港集友银行股东捐赠560万港元设立“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
香港陈嘉庚国际学会:1992年在香港成立的陈嘉庚国际学会,拥有超过70位世界级的教授学者为会员,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丁肇中等。该学会于1995年迁到新加坡。学会还筹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建了一座陈嘉庚楼。
澳 门
校友会:澳门厦大医学院医学会、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侨校)澳门校友会。
台 湾
校友会:厦门大学台湾校友会、厦门大学金门校友会。
福建
鹰厦铁路:鹰厦铁路北起江西鹰潭,南至厦门,全长694千米,是福建省第一条出省铁路通道,由嘉庚先生提议修建。工程于1955年2月动工,1957年4月12日全线正式通车。
泉 州
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为了纪念陈嘉庚先生, 1961年10月,全国侨联发起书面意见,倡议由华侨捐资在泉州华侨大学建立一座陈嘉庚先生纪念堂。
泉州六中:泉州六中创建于1916年,据说,陈嘉庚在1925年获悉泉州六中生存困难后,于次年1月开始捐资扶助六中。
安溪、南安: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集美学校处在敌人的炮火威胁之下。为确保师生安全,集美学校所属师范、中学、商业、农林和水产航海学校被迫穿越战火、辗转迁徙到安溪、大田和南安等地坚持办学。
三 明
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因抗战爆发、厦门失陷,集美学校被迫内迁,1939年1月,集美职业联合学校下辖的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三所中专学校14个班614名师生迁到三明大田县,直到1946年集美学校迁回厦门,前后经历八年。
漳 州
漳州: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位于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区于2003年9月投入使用,主要建筑延续思明校区嘉庚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恢宏大气。
龙 岩
长汀:抗日战争爆发不久,1937年底,厦门大学内迁山城长汀办学,厦大迁汀的8年期间,尽管战时物质条件极差,长汀人民仍从各方尽力支持。
厦门
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村风景如画。(杨景初摄)
厦门大学:由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
华侨博物院:华侨博物院位于思明区思明南路,1956年由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倡办,1959年落成开放。
高集海堤、集杏海堤:在陈嘉庚的提议下,两条由集美到厦门岛的海堤——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相继建成,打开了连接厦门岛内外的跨海通道。
同安汽车站:同安汽车站前身——同美公司于1920年在新加坡发起创办,陈嘉庚是发起人之一,之后修建了20公里的同美公路,公司经营同安到集美的汽车客运业务。
古龙酱油厂: 1913年陈嘉庚将制作罐头的机器设备折价入股淘化大同公司正在筹办的罐头公司,开办大同食品罐头厂。大同食品罐头厂即是现今的古龙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20年的集美学校水产科,现位于翔安区。
翔安区同民医院 :翔安区同民医院,即厦门市第五医院,由嘉庚先生于1947年倡建,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
翔安一中: 1945年8月由陈嘉庚先生所创办,校名原为“集美初级中学马巷校舍”,2005年2月更名为“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位于翔安区马巷镇。
同安一中:同安一中的前身是同安县立初级中学,是1940年秋到1941年春在陈嘉庚先生倡导下创办的。
集美学校:1913年,嘉庚先生回到故乡集美捐资助学,先后创办集美小学、师范、中学、水产、航海等校,后来,人们把这些学校统称为“集美学校”,集美学村也由此诞生。
集美大学新校区:1994年,在嘉庚先生创办的原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等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了集美大学。集美大学新校区继承了嘉庚建筑风格,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敬贤公园:敬贤公园位于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门正对面,是为纪念陈敬贤建设而成的休闲公园。陈敬贤是陈嘉庚的胞弟、兴办教育的助手,也是集美学校的“二校主”。
嘉庚路:嘉庚路西起集美学村大门,东与大社路衔接,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年陈嘉庚回国定居家乡,在建设集美学校的同时,他也对家乡的道路设施进行改善,嘉庚路就是在那时开辟的。
鳌园:集美鳌园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景区由陈嘉庚纪念馆、嘉庚文化广场、嘉庚公园、鳌园、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园、归来堂等7个景点组成。今年3月30日,包括7个景点在内的集美鳌园景区正式免费。
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纪念馆于2008年10月21日开馆,属于鳌园景区的一部分,建筑主体秉承嘉庚建筑风格,是陈嘉庚文物资料的主要收藏展示机构,最珍贵的是陈嘉庚的《南侨回忆录》手稿。
龙舟池:嘉庚先生于1950年在厦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也就是现在的集美龙舟池。当年,嘉庚先生在龙舟池亲自筹划和组织龙舟赛,这一传统赛事延续到了今天,并升格为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
集美新城:为了更好地推动厦门的跨岛发展,2010年2月,我市首个崛起的岛外新城——集美新城在杏林湾畔破土动工,新城的建设过程中也融入了“嘉庚”元素:不仅集美新城的公建群沿袭了嘉庚建筑风格,新城的不少地名也与嘉庚有关,比如嘉庚剧院、诚毅大街、诚毅书城等。
【东南亚】
嘉庚先生不仅是实业家、教育家,也是一位新闻报人,先后在新加坡创办了《南洋商报》《南侨日报》。(陈嘉庚纪念馆供图)
新加坡
校友会:集美大学新加坡校友会、厦大新加坡校友会。
怡和轩俱乐部: 1895年成立,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华人俱乐部之一,曾领导新加坡华人社会、甚至东南亚华人社会支持辛亥革命,支持抗日,并作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的总部,陈嘉庚曾是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总理。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商会,成立于1906年,陈嘉庚先生对该会的早期活动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仍在发挥巨大作用。
华侨中学(武吉知马路):新加坡华侨中学1919年由陈嘉庚创办,是新加坡第一所主要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语言。今天华侨中学已经成为新加坡最顶尖的5所中学之一。
陈嘉庚地铁站: (Tan Kah Kee MRT Station)是新加坡地铁滨海市区线上的车站。站点位于武吉知马路和Duchess Avenue交界处。
南侨中学(旧址在金炎路,现在在盛港新镇):南侨中学的前身为南侨师范学校,于1941年由陈嘉庚先生设立。
《南洋商报》、《南侨日报》:嘉庚先生也是一位新闻报人,先后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商报》《南侨日报》。值得一提的是,《南洋商报》是《联合早报》的前身。
新加坡福建会馆:新加坡闽籍华人社团,1929年至1949年陈嘉庚任主席。
南洋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是历史上第一所海外华人大学。陈嘉庚回到中国大陆后,他在南洋华侨组织如福建会馆中的一些职位由陈六使继任。继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后,陈六使在新加坡倡议办南洋大学。
马来西亚
校友会:厦大马来西亚校友会。
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简称厦大马校,于2016年正式办学,是第一所在海外设立的中国知名大学分校,位于吉隆坡。
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 为了纪念陈嘉庚的丰功伟绩,由马来西亚多个华社合力筹建的“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 ”2013年10月6日在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成立。
吉隆坡广东义山墓地:南侨机工纪念碑。
泰 国
校友会: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厦大泰国校友会。
缅 甸
校友会:缅甸集美校友会。
菲律宾
校友会:厦大菲律宾校友会、菲律宾集美校友会。
印 尼
校友会:厦大印尼校友会。
梭罗、玛琅:1942年到1945年间,为了躲避日本帝国主义的迫害,陈嘉庚先生曾在印度尼西亚度过了长达三年半的避难生涯,先后到达梭罗、玛琅,写就了生平最重要的著作——《南侨回忆录》。
(在亚洲范围内,厦大还在日本创立了厦大校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