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看动画片,这几乎是一种天性。通过看动画片,孩子可以感知多姿多彩的外部世界,积累一些生活常识和处事经验,为今后的成长储备丰富的精神钙质。所以,恰当地引导孩子看一些动画片,家长并不是不愿意。但是,哥哥因为模仿动画片上的情节,将弟弟烧成重伤,这样的新闻让人读来显得有些沉重。于是,家长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该不该让孩子看动画片? 其实,孩子因为模仿动画片情节而上演的恶作剧,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除了这次双胞胎兄弟因为模仿动画片《熊出没》的故事情节酿成悲剧以外,此前就曾有媒体报道,有小观众模仿知名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情节,将同伴绑在树上点火烧成重伤。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看了动画片以后都会去模仿其中的一些情节,但是动画片的内容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这应该成为制作方必须恪守的底线。 近些年来,国产动画片发展速度很快,不少作品不仅受到小观众的喜爱,也得到家长的认可。但是,在创作过程中,一些动画片因为过分注重娱乐性,忽略了对剧中人物思想内涵的挖掘。在情节设计上,拼凑现象严重,缺少故事性,对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得不够周全。甚至在一些动画片中,不仅有些画面粗俗暴力,有时还会密集地出现“见鬼”“去死”“笨蛋”等不规范、不文明的用语。这些情况的存在,会或多或少地给小观众的成长留下隐患,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让孩子从动画片中获得快乐,这本无可厚非,娱乐本来就应该是动画片的一项重要功能,谁也不希望无忧无虑的童年因为动画片而变得沉重。但是作为文艺作品,动画片不应该只是注重其娱乐功能。动画片的主要对象是孩子,所以动画片的功能除了能够为他们快乐的童年增添一些开心以外,还需要更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充分考虑到孩子心智不够成熟的实际情况,提升作品的引导力。 动画片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那里有难以忘怀的童年时光,那里有难以割舍的童年回忆。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不仅能给孩子的童年带来欢乐,而且还可以让他们获得成长的力量。所以,我们的动画片生产要以服务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多推出精品力作,积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又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
相关阅读:
- [ 08-04]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灵魂
- [ 08-01]让好作品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使者
- [ 07-31]泉州师院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推出本土化的“图说核心价值观”产品
- [ 07-27]涵江区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
- [ 07-25]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年度延平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最美人物基层巡讲首场报告会举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