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欢乐换客活动,以物易物促环保。(冯立东 摄)
集美区田头小学校园文化“绿色”育人
集美区田头小学,毗邻麒麟山,背靠葱翠山包,面临千亩良田,是个典型的山村小学。学校树立“以人为本、以绿育人”办学理念,“实施绿色教育,培育绿色文明”,形成了绿色校园文化氛围,走出了绿色办学之路。
营造“绿色校园”:和谐、快乐
走进田头小学,校园环境凸显绿色特点。随处可见的树木、错落有致的石头、匠心独具的盆栽与古诗文化长廊、童玩园、写生木栈道等适配为伍,一景一题,使校园景观处处成为生动活泼的育人载体。
校园里规划了可以体验耕种的绿色种植基地,每个楼层走廊墙壁上开辟了“文明礼仪”、“绿色环保”等不同主题的宣传专栏。楼梯拐角可以领养的盆栽,因地制宜的校园生态角,浸润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走进田头小学,除了满眼的绿,满眼和谐的色彩,记者还发现了一句句温馨的话语:“小草叮咛,脚下留情”、“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下楼慢慢走,上楼轻轻行”……学校的每一棵花木都唱歌,每一堵墙会说话,每一条路能育人。在充满绿色生命的校园环境里,师生们时时刻刻享受着温馨清雅的绿色育人环境。
开展“绿色活动”:体悟、幸福
学校开展各种绿色生态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悟、感受幸福的集体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两周一次的区关工委到学校开展“绿色环保科普活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常规。每个教室设立垃圾分类桶,学校设立环保小站区分四色垃圾分类收集,每天由学生组成的“绿色护卫队”,负责把各教室分类垃圾集中到环保小站。这样的垃圾分类环保活动,学校几年前就已经开展了。学校组建“绿色文明宣传队”,通过校内交流刊物《田苑》,用学生的视角记录校园绿色生态活动,交流绿色生活理念。
学生最爱参加的当属每学期一次的“欢乐换客活动”。活动中,师生们把自己闲置的图书、玩具或收藏品等,在学校摆摊,和其他师生交换自己需要的物品。“从活动中,我学会了分享。”该校四年级学生王潇雅高兴地告诉记者,在今年的换客活动中,她用自己心爱的洋娃娃给弟弟换取了一辆玩具汽车。“让物品成为流动资源,这也是一种绿色教育。”田头小学校长杨进忠说。
构建“绿色课堂”:学习、成长
田头小学积极构建“绿色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关注和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此,学校积极探索“教师走教制”,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开发12册的绿色生态校本课程《绿色课程综合实践资源包》,将环保知识传授与环保意识行为养成等融入到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中。
学校还积极建设“乡村少年宫”,校园内所有活动场所、器材全部向学生免费开放,按照“六绿”学风分门别类,设立跳绳、闽南童玩、太极拳等十多个活动小组,精心组织绿色主题活动和专项性演、展、赛、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长,让学校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沃土。
实施“绿色评价”:尊重、激励
学校将学生绿色素质发展评价与军队立功授衔制度巧妙融合,在全校实施绿色先锋立功授衔评价制度,深得师生喜爱。
少先队员的绿色功勋“军衔”,从列兵开始,最高为少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参加活动、学科竞赛、行为规范等换取积分,达到一定的积分给予晋升相应的“军衔”,并可以担任军衔相应的学生服务岗位。“早读认真加一分”、“主动拖地、热爱劳动加一分”,记者从楼层的电视屏幕上,清楚地看到学生们的表现加分情况。
学生们努力获得的绿色积分,不光只有晋衔,还可以在学校的“绿色积分超市”里换取自己所需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变被动接受学校分发奖品为自主挑选奖品,既帮助学生树立‘劳有所得’的观念,体验‘学有所成’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参加‘六绿’学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杨进忠告诉记者,绿色积分每月结算,超市物品每次也不一样,用自己的学习、劳动和规范行为换取积分,用积分换奖品,学生们乐此不疲。
推行“绿色办公”:高效、环保
学校“以绿育人”,不但教给孩子们“绿色文化”,同时积极推行“绿色办公”,既节能降耗环保,也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率开辟了新的路径。
杨进忠整合校内教育资源,自主开发一套集教务管理、教师办公、学生评价等于一体的智慧型校园服务系统。该系统软件辅于触摸屏一体机,楼台屏幕展示,师生配套磁卡,一卡轻松将学校的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
记者通过教师卡,从该系统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信息、积分明细、教学资料等内容。“学校推行无纸化办公,档案、材料实现了电子化,甚至迎接上级专项检查都是通过电脑上查阅完成的。”杨进忠介绍说,学校教职工已经养成资源共享和信息获取习惯,每天早晨上班,首先浏览学校通知屏幕或QQ群,了解学校工作安排。校园智能系统的推行,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