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切莫让考试娱乐化

2017-06-30 14:58:11于晓静 来源: 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最近几天,一张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度学业水平测试的试卷引发网上热议,这张试卷选择题的前三道源于同一个内容:“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1863年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区别只是抠了不同的位置作为选择题的选项。试题公布到网上后立刻被冠上“雷人试题”的称呼。

近年来各类雷人奇葩试题花样多变,如“本学期为大家讲授课程的老师是以下哪个选项”“小明在书店里花90元买了本书,请问该书在网上最低售价是多少”等,不一而足。如果说“讲授XX课程的老师是谁”这种考题是高校基于大量的逃课现象而不得已设计的,尚属情理之中,那互为答案的“送分试题”、脑洞大开仍百思不得其解的试题又是为了哪般?雷人奇葩的试题带来的各种笑点,很多时候,我们也许可以一笑置之,但是本应严谨的考试试题却失之于严肃庄重,真的合理吗?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其设计初衷是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逻辑严谨性和严肃性。很显然,各种雷人奇葩的娱乐化试题不能起到这样的效用。

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使人成才,使人之思维更加多元、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完善的自我并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其中,考试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单元测验、月考等日常司空见惯的小考到中考、高考等关乎人生发展规划的大考,知识的进阶,思维的丰富,哪里都需要考试引领方向。麦克卢汉在他的“媒介即信息”中提到“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考试正是这样一种有着严肃意味的存在,而一旦考试趋于娱乐化,知识便不可避免地走向娱乐化。

有人说,生活可以娱乐化,更由此推断知识也可以娱乐化。而事实上,生活所蕴含的内容无边无际,拆分之后,每一个部分都有其专属的态度。考试测量出我们对知识的认识,而怎样考试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对待知识。严谨、庄重才是对于考试,对于知识应有的态度。丢弃教育理念、背离教授本意、无底线无下限地肆意娱乐化,一旦知识被粉饰地面目全非,后果将不堪设想。衷心希望可以少一些雷人奇葩的娱乐化试题,多一些能够起到知识考察效果的严谨庄重试题,如此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于晓静)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