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文明网> 未成年人教育 > 正文

集美:教育“小目标” 民生“大心愿”

2017-06-16 09:51:12冯立东 来源: 集美区政府采购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教育“小目标” 民生“大心愿”

集美区全面落实科教兴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取得跨越式发展

杏南中学校新校区(摄影 王文津) (1).jpg

杏南中学新校区。(王文津 摄)

[编者按]

过去的五年,是集美改革发展承前启后、成果丰硕的五年。回顾集美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成绩令人振奋,变化令人瞩目。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集美报从本期起,在重要版面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精心策划推出系列报道,多角度多侧面反映集美各行各业和基层的发展变化,重点宣传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民生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以及改革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数据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集美区教育总投入63.51亿元,新增校园建设用地面积70.09万平方米, 新增建设幼儿园学位4110个,小学学位24750个,中学学位10550个。

全区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达100%,平均每个镇街拥有2所公办幼儿园。

“十二五”期间,选拔中小学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320人,区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100人,选拔和培养区级专家型教师12人。

成绩单

2012年以优异成绩成为首个通过福建省“教育强区”初评的区县。

2013年荣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颁发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称号。

2013年在首次实施的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集美区八年级各项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为全省第一,五年级为全省第二。

2016年集美区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

家住杏林湾的张女士对女儿近几年在杏东小学的学习生活非常满意,她喜悦地告诉记者,学校的起点很高,从硬件建设到教学管理都堪称优秀。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张女士过去不敢想的。她说:“刚搬到杏林湾时,最愁的事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杏东小学的建设解决了我家的难题,感谢政府为居民做的这件大好事!”

杏东小学的建设只是集美区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著名的文教区,集美有着百年学村的深厚积淀。近五年来,集美区教育全面落实科教兴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取得跨越式发展。

均衡教育实现新突破

2011年,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的集美中学高中部正式启用,它的用地为集美区委、区政府无偿划拨,当年市值约1亿元。

集美区学前教育普及、优质,基本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发展格局,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荣誉称号。义务教育实现免费教育目标和广覆盖,通过“外引内联”高位嫁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集美,全区6所中学、100%的小学通过省级评估,实现了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外来子女就学上,“公平第一”在集美区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集美区制定随迁子女小学积分入学办法,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一些公办学校中,70%是外来员工子女,有些学校甚至高达98%。

职业教育取得新发展

教室学理论,实训学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让集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个个身怀绝技,成为就业“香饽饽”。近几年来,集美区先后投入近2亿元,做大做强集美职校。其中投资2200万元,在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汽车城内购买、装修2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作为实习基地并按生产性要求高标准建设实训车间,对接机械制造业、光电产业等支柱产业,为产业发展做智力支持。

以“诚毅·行知”为校训,创新办学模式,集美职业技术学校不仅成为厦门理工学院的附属中专,还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校,并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据统计,集美职校已连续四年斩获国赛金牌,综合成绩居全省前列。近五年来集美职校学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成为集美两个台商投资区以及闽南三角地带高级蓝领的摇篮。

教育质量得到新提高

“办好教育,师资力量是关键。”集美区教育局局长欧阳萍表示,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集美区提出“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管理科学”16字建设方针,并在教师进修学校相继推出了讲坛新秀、名师培养、师徒结对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过硬的教师队伍深受学生喜爱、家长信任。

如今,一大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名师,已成为集美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为让更多学村学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