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居民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的同时,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朋友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样炙热。农家书屋一直是文化进农村的桥头堡,为农民提供了大量丰富、实用的书籍读物,满足了农民对于知识的渴求。当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并驾齐驱,农家书屋也应顺应时代而变,在秉持传统的同时,主动创新服务形式,让农民朋友能够品尝到更加美味的精神文化大餐。 农家书屋应主动“+”入互联网。与互联网相“+”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建设互联网“+”农家书屋,既可以大为丰富阅读资源,满足农村各类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也可以让农民学习和掌握互联网基本技术的操作与运用,增强学网用网的本领。这就要求农家书屋在硬件上要进行升级改善,配备应有的数字化阅读设备;软件上也要进行辅导,通过开办专题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教会农民朋友如何运用和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获取想要的讯息,让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大丰富。 农家书屋应主动拓展服务外延。现在讲求多样化、多维度服务,要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场地和硬件设施,将文化服务的功能扩大化,实现文化资源更为有效的利用。因此农家书屋在提供基础的阅读功能之外,可以作为送戏下乡、电影放映等文艺演出的表演场地,也可以成为农民朋友进行书法、绘画、写作、下棋及节目编排、艺术创作的空间,还可以承担读书看报、文化体育、科技培训等活动的场所,让农家书屋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将农家书屋建设成综合性的文化平台。 很多地方在农家书屋的管理和使用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宜昌的“希望家园”、铜陵的“乡野文化大棚”等都是将农家书屋多功能化的优秀范例,农家书屋变成了新时期农民的“充电屋”和“致富站”,作用得到了延伸拓展,真正成为了农村的文化阵地,这也为我们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启发,随着农村物质文明的进步,农民对于精神文明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勇于探索、推陈出新,才能让农村的文明风景更加靓丽。(文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