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顽疾,闯红灯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这种量大的轻微失范行为,人为地增添了安全风险。为了实现对闯红灯的有效治理,一些地方想尽了办法。不论是交通文明志愿者拉绳子,还是高科技的“智能栏杆”,抑或“体验式执法”,这些办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闯红灯现象,却难以杜绝投机行为的产生。 “等灯舞”采取了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公众传递出文明出行的理念。对于许多中老年人而言,生硬的说教或者冰冷的管理,往往难以奏效。道理谁都懂,可是她们就是不愿意遵守规则,怎么办?当红灯亮起时,马路两边都会有志愿者通过比划和简单的舞蹈,劝导人们等红灯。“等灯舞”以一种“柔软的手段”来塑造交通文明,更容易被行人们接受。 法国社会学家福柯认为,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治理从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柔和、间接的教化模式过渡。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对违规或者不达标者进行教育和引导,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全社会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能力。不是通过提升违规成本的方式来倒逼交通文明,而是试图唤醒老百姓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文明素养,柔和、间接的“等灯舞”,传递出一种无声的信任。 和那种空洞、乏味的板着面孔相比,“等灯舞”以契合时代的灵动和呆萌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提升了“我知晓,我参与”的社会基础。“等灯舞”缩减了交通规则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让交通规则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等灯舞”让交通规则更鲜活、更生动、更形象,也更加平易近人。 一个好的社会规范,应该是道德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有机结合。交通规则不能自说自话,而是要想方设法地提升老百姓对交通规则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将“等灯舞”作为广场舞在各社区推广,不仅能够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也能提升他们价值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杜绝闯红灯,依靠技术或者人力手段来提升违规成本,尽管有一定的效果,却治标不治本。只有让文明过马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不闯红灯的明规则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敬畏,让见缝插针的“潜规则”成为过街老鼠,交通出行才会更有品质。正如胡适先生所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等灯舞”尽管作用可能有限,其背后的社会治理观念的重塑与更新,却值得肯定与赞赏。(杨朝清)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