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等10个领域就青年发展事业做出顶层设计,提出青年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具体发展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制订,显示出对青年成长、成才、成就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为青年发展事业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规划、给力青年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很关键的一条是坚持问题导向,强优势、补短板、抓完善、促提升。 增强“问题意识”。青年群体要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的高度信任和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增强提升素养、完善自我的主动性和使命感,对照《规划》提出的各项要求、指标,认真检讨、勇于正视、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强政治修养、学好知识技能、胸怀远大抱负、增进责任担当,服从党和祖国的召唤,肩负起投身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奋力开创美好未来的重任,在建设国家、振兴民族、服务人民的实践中不断造就、提升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好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持“问题导向”。青年工作要顺应青年特点、时代特点和社会特点,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务实的作风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不遗余力地营造爱护青年、信任青年、培养青年、有利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要增进服务意识,关心、解决青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求,优化青年成长环境,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为青年全面发展提供舞台、创设条件;要不断探索、创新、优化青年激励机制,引导青年增强四个自信,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勤勉奉献,满腔热忱投身于实现中国梦实践。 落实“问题清单”。《规划》本身就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分别就青年发展各个领域领域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和细化的发展措施。比如,贫富差距拉大造成的青年发展机会不均等,校园欺凌、暴力现象程度不等地存在,等等,不仅没有回避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对策、措施。能否做到既坚持全局视野又做到有的放矢,既坚持方法精准又确保措施到位,既有力破解现有矛盾又注重防患未然,显然需要有关各方切实以《规划》为指引,增强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致力于青年发展事业。(钟杉)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