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关乎每个青年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唯有找准发力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创新工作举措,才能真正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 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的主阵地。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基础之钥在于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深挖时代感强的鲜活内容开始,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活理论、活生生的人和事去,帮助大学生在现实世界里辨明方向,找到真知、自信前行,下好内容求实创新的基本功;从改变灌输说教的方法做起,探索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构建“师生共同体”,让教师与学生相伴“从游”,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入手,做到各项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打造一个同向同行、协同发声的相融教学体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其中包括专业知识解读,更包含思想道路引领。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关键之钥在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思政工作者首先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廓清各种思想迷雾,将真善美的种子植入学生内心深处。还需主动回应学生疑惑,在晓之以理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观念转化为理性认同;在动之以情中,走进学生内心,使学生从情感上能动地与老师对话,产生心灵的共鸣;在导之以行中,引导学生化解来自学业或生活中的困惑,充满希望地走向未来。 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的舞台就在哪里。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创新之钥在于运用新媒体拓展,创新工作新阵地。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5后”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积极自信,是地地道道的“数字原住民”,对新知识和新技术非常敏感,高校教师、思政工作者必须善于运用两微一端等“互联网+”新型教育载体,把深刻道理通过创新的语言表达和新媒体手段讲清楚、讲透彻,以优质的新媒体资源和平台服务科学理论、阐释好人好事,让线上线下实现无缝隙衔接,让青年学生明确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等重要问题,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与时代性。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广大高校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们,让我们用好密钥,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开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之门,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苏倩岚) |
相关阅读:
- [ 04-20]福州一高校现“石头画”走红 网友直呼太逼真
- [ 04-20]泉州市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进高校活动
- [ 04-20][咨询]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期满为何不能转空编
- [ 04-19]“石狮杯”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完美落幕
- [ 04-19]人民日报:加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
- [ 04-18]漳州市大学生第一届“黄道周书法作品展”高校联展闽南师大站开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