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唐代诗人杜牧的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多少人清明时节,追忆亲人、缅怀故人的深深哀思。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祀、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大量焚烧香烛纸钱、大摆豪华祭品等行为,已经让原本“清明”的清明节不再“清明”,并且一些陋习更容易引起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 其实清明节扫墓的风俗习惯由来已久,其承载着我国厚重的孝悌文化。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通过扫墓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缅怀,而表达方式就是通过摆供品、烧纸钱、鸣放鞭炮等方式进行。而正是这些传统的表达方式,加上现在很多人的攀比心理,正逐渐演变成将就排场、愚昧落后的陋习。那么清明节传统的祭祀方法存在哪些问题呢?一是清明节前后正是万物复苏,草木茂盛的时候,由于这个时节具有雨水少、天气干旱、风力较大等特点,很多干枯的草木,极易被火星点燃,从而引发火灾;二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多,清明节又是全国的节日,其传统的祭祀方式,大量的焚烧纸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三是焚烧纸张、燃放鞭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尘、粉尘又进一步加重了环境污染;四是,一些市民不惜花重金争相购买纸扎的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互相攀比导致祭祀越来越高档,助长了攀比奢侈之风…… 既然这么存在多问题隐患,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用传统的祭祀方式呢?其实,笔者身边的好多朋友都能意识到传统祭祀陋习的危害,但是他们认为,点鞭炮、烧纸钱本就是几千年流传传统习俗,一时改变还真难以接受。而且一些年长的人会认为,如果清明节不烧点纸钱给祖先,祖先在另一个世界就没有“钱”花。种种缘由,导致很多人都无法接受新的祭祀方式。 所以改变传统的习俗,倡导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积极引导,而不能搞“一刀切”,或者大肆的进行批评反驳,否则反而会引起大众的反感,更不愿意接受。而且对于新的祭祀方式,还应该回归清明节的本质,重在怀念先祖。不管对祭祀方式怎么改革,如果脱离了这个本质,那么这些方式都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很难推广开来。 通过“有破有立”,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祭祀方式,比如用鲜花来祭祀,既文明又环保,还能寄托哀思;比如开一场追思聚会,一家人聚起来,回忆过去,聊聊未来,既加深了的亲人感情,又是最好的怀念方式;比如采用植树的方式,在祖先埋葬的地方种植树木,既表达了常青的寓意,又美化了环境。当然还有很多更新的祭祀方式,比如洗墓祭祀,音乐祭祀、网络祭祀等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加入到文明祭祀,摒弃旧习的行列里来,我想这些方式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接受的。(泉州市委文明办石一溪) |
相关阅读:
- [ 04-05]金坑乡大常村:清明祭祖家族寻根传美德
- [ 04-05]福建省榕城监狱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
- [ 04-05]省卫计委组织清明节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 [ 04-05]清明假期昆明铁路局发送74.4万人 其中高铁21万人
- [ 04-05]省职教社工开展清明节缅怀先烈祭扫活动
- [ 04-05]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历年清明假期单日新高
- [ 04-05]省民宗厅开展“清明·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