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一首《清明》,为我们勾画出清明时节一幅杏花春雨的水墨画卷,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至今仍然清晰的萦绕在我们心中。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对先人的缅怀和对逝者的追思自古以来便绵延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中,通过清明祭扫表达对先人的感恩,寄托自己的怀念和祝愿,历代文人骚客对于清明的吟咏更是让这个节日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些现象:清明扫墓,乡间的小路被各色轿车挤满,鸣笛声此起彼伏;纸房子、纸汽车甚至纸手机相应出现,一片烟火缭绕的风光热闹中,让人不禁怀疑这究竟是祭扫还是作秀? 为改变这种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祭扫之风,近年来,许多地方发起了用鲜花、卡片、丝带等方式取代焚烧祭祀的倡议,更有地方政府为市民免费提供鲜花,为文明祭扫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另外,国家和有关部门大力提倡网上扫墓,也为生活在都市中、生活节奏繁忙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通过建立网上纪念馆,进行网上上香、献花等方式,在网络上搭建了一个祭扫平台,不仅为人们祭拜亲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有利于减少大量焚烧、交通拥堵等给城市交通、环保、安全带来的一些列问题,是一种值得推崇和鼓励的祭扫方式。 百善孝为先,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的体现,但是竞相比拼祭品、大量焚烧纸钱的行为反而失去了“孝”的应有之义。国家提倡移风易俗、厚养薄葬正式基于一种对传统孝义的回归。古语有云,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祭祀先人不仅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先辈,更是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对于离开工作岗位、步入老年生活的老人来说,对于子女的所有期待和要求,也不过就是能“常回家看看”,让他们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抓紧当下的时光,让尽孝成为行动,才是对“孝”最好的诠释。 清明节不仅是怀念先人的文化节日,春暖花开的季候更是踏青的好时候。“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每当到了这一天,人们便相约郊游,胜日寻芳,投入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气息。而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也被浮躁、焦虑、攀比等情绪壅塞,失去了那份潇洒与悠然。在与他人进行无休止的竞争的中,我们只看到豪车遍地、奢华祭品,却错过了春回大地的一片绿意盎然,忽视了路旁摇曳半开的花朵,这究竟是一种获得还是失去呢? 值此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新来审视这个节日的内涵,让文明的春风吹入我们的文化习俗,带来一片春和景明的新气象。《岁时百问》中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希望我们清明节也能回归它原本的内涵意蕴,远离烟火喧嚣,让我们仅带上内心的祝福和感恩,为这初春的大地添上一笔诗意。(阮琛琛) |
相关阅读:
- [ 03-28]合力推动厦门思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 [ 03-27]省国资委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 [ 03-27]国网莆田供电公司:文明祭扫 共筑清明“防火墙”
- [ 03-27]专家谈反对校园欺凌:让孩子从小学会文明解决纷争
- [ 03-27]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别因陋习影响华人整体形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