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经推出便备受好评的网络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成功从当下流行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蝉联网络热门影视榜首,赢得超高人气,引来大量影视评论界专家撰写长文激赏,并在微信朋友圈形成了转发热潮。有网友认为该节目“直击心灵”,给综艺节目带来了一股难得一见的诚朴之态、高雅之风。(3月17日光明日报) 正如有专家指出,书信或将淡出历史,书信文化却不会老去。《见字如面》收获的好评恰恰凸显出书信文化的特有魅力,让人们在朗读与聆听中激荡起情感的涟漪、碰撞出心灵的火花,从这些看似寻常实则饱含深情、境界非凡的书信中领悟到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进而受到感染、获得教益,鼓舞和激励向善、向上的意志和力量。 书信里有深情的牵挂。当今信息社会给人们创造了极大交流便利,即使是天各一方也可以借助一个电话、一则短信、一条微信、一段视频而实现“零距离”;而在物流落后、信息闭塞的岁月里连书信问候、沟通都成为一种奢侈,唐代诗人杜甫《春望》中所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生动描述出“鸿雁传书”之不易和珍贵。见字如见面、见信如见人,读出的是情感传递,聆听的是心灵回响。 书信里有淳美的家风。无论是名人家书,还是普通人家的书信,千叮咛万嘱咐里往往不只有深切的思念、深情的牵挂,更不乏人生体验的分享、立身做人的教导,等等,显露出家教、家训和家风的智慧和担当,诸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等,之所以至今令人津津乐读,正是缘于这些家书已然成为家学传承、道德弘扬、人格塑造的载体。 书信里有博大的襟怀。家书家信最打动人处是情怀。反观那些流芳百世的家书,很多已经超越了“家”的范畴,超越了个人情感的宣泄与交流,而凸显出报效社会的远大抱负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经远舰”二副陈京莹给父亲写的遗书表达出明知会战败毅然选择保卫国家的忠心,左权将军殉国前写给妻子最后一封信流露誓死赴国难的决心……胸怀天下、慷慨激昂,怎能不令人无比震撼。 《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受到热捧,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们带进故事、带向角色、带入意境,让人们在聆听中触摸、思考、体悟,不仅直抵大家的灵魂深处,激荡灵魂深处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回响,而且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让我们受到一次思想和心灵的洗礼。(钟杉) |
相关阅读:
- [ 03-07]抢救文化大家遗存迫在眉睫 周汝昌珍藏书信尚未面世
- [ 03-07]莆田学院商学院开展书信情感交流主题活动
- [ 02-07]传统书信何以让我们动容?
- [ 01-13]在书信中与文化重逢
- [ 01-05]书信是通往心灵的快速列车
- [ 11-14]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首届“书信文化节”启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