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集美新城和营运中心。 王文津摄
台湾新北市街里长考察团在杏林街道厦门软件园三期考察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王文津 摄
杏林街道九天湖地段通过征地拆迁与污染治理,建成世界最大的国际马戏城。 王文津 摄
东南网3月7日讯(福建日报 王文津 高少冷)5年来,为253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累计交付用地约1万亩,拆迁100万平方米。
5年里,辖区内的集美新城公建配套、厦门软件园三期、杏林湾营运中心、国际马戏城、中航城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建成、运营。
200多家企业入驻杏林湾营运中心,300多家企业进入软件园三期,传统产业正向软件信息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演艺旅游业转型。
2017年春节刚过,走进厦门杏林湾畔的集美区杏林街道,便能感受到“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的气势如虹;如火如荼推进的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穿越集杏海堤,向杏锦路、杏林湾路延伸,6大站台已拔地而起。咪咕动漫、一品威客等303家企业入驻软件园三期,进驻员工6100多人,2016年实现产值近70亿元,软件信息产业链正在加速成型。杏林湾畔的集美新城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环境形象逐步提升,人气商气不断集聚,正在形成产、学、城、人融合的跨岛发展新样本。正在这里考察的台湾新北市客商和新北市街里长访问团的宗亲,在赞美厦门和集美历史性变迁的同时,更赞美杏林街道抢抓历史机遇发展,实现“美丽蜕变”的创新精神。
近年来,杏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密围绕集美区委、区政府打造“人文集美”,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区的工作部署,立足主战场、担当主力军,打好主动仗,不断推进经济、城市、社会三大转型,使杏林成为集美乃至厦门市岛外的一座宜居、宜商、宜乐、宜业的现代化城区。
从四次历史发展机遇中找到启示
杏林,原是厦门郊区的一个小渔村,历经四次大的历史发展机遇。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厦门市筹建后方工业基地,杏林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顺势而上建成了厦门市的纺织、化工、建材、冶炼、制糖工业基地,为日后的城镇化打下了基础。
1989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市设立杏林台商投资区,杏林又一次抓住历史机遇招商引资,几经努力,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卫浴、印染产业园,带动了周边商贸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次是2007年,第6届全国园林博览会在厦门举行,杏林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水上园博苑,拉开杏林新城区建设的序幕,2008年杏林大桥通车,拉近了岛内外的空间距离。
第四次则是2010年开始的厦门跨岛发展战略,集美新城在杏林湾畔开建,拉开了厦门岛内外一体化战略的大幕。
四次历史发展机遇,让杏林街道全体干部群众一致看到,机遇就是机会,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抓住了发展机会,只有抢抓机遇发展自己,才能推进一个地方以至一个区域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时不我待!
于是,从2010年开始,杏林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动融入大开发、大建设主战场,真正发挥主力军作用,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全面打响了发展的主战场。
推进征地拆迁 促重点项目落地
要发展就要有项目,项目要落地,就要做好用地保障和征地拆迁工作。5年来,杏林街道从征地拆迁入手,保障了集美新城、软件园三期、杏林湾营运中心、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灵玲国际马戏城、轻化校整合提升等250多个省、市、区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在保障项目落地建设的过程中,杏林街道摸索、建立了一套符合杏林实际的征地拆迁工作制度,充分调动了街道、社区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确保各个项目的顺利落地。
比如,集美新城10大公建项目,杏林湾营运中心,软件园三期作为省市重点项目的“重中之重”,征地拆迁涉及西亭大社、官任、湖内等3个自然村,需征地6000多亩,拆除地上建筑物近50万平方米,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杏林片区征拆指挥部的具体指导下,杏林街道举全街之力,组建多个征拆工作组,进驻项目现场,与社区党员干部一起,攻坚克难、组团式推进。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头进村入户做好被征地拆迁户工作,解惑释疑。街道党工委书记苏青云、办事处主任林朱强还把工作联席会、项目推进会、经验总结会搬到现场,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方案,总结梳理出了征拆工作“一线工作法”,高效推动项目征拆工作,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肯定。
为了推进征地拆迁的顺利进行,杏林街道与集美公安分局紧密配合,大力推动成立了新城保障处和特别勤务队,专责各个征地拆迁项目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的调解和打违促拆保障工作。比如,在软件园三期项目征拆中,面对一部分被拆迁户违建、抢建和坟墓迁移纠纷,保障处和特别勤务队始终工作在一线,违建抢建现象得到控制,纠纷得到化解。
“依法征地拆迁,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是当前街道最重要的工作。正是有前些年卓有成效的征地拆迁,才有现在的杏林发展、城区拓展以及产业提升的空间。把道理讲明讲透,就能得到群众理解、支持。”一位征迁工作队员在他的征地拆迁日记中写道。
“在湖内征地拆迁扫尾攻坚战中,面对产权纠纷和家庭矛盾复杂等难啃骨头,整个指挥部团队创造了两个月拆迁4.6万平方米住宅的杏林速度。”另一位党员征迁队员在“征拆日记”中写着。
都说征地拆迁是天下第一难事,要推动征拆工作开展,需要的是一种拼搏,一种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杏林街道就是以这种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全力推动征拆工作,确保了250多省、市、区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保质保量交付了施工用地。
新项目建成 新产业投产 新经济形
有付出就有回报,有努力就有成功。前不久,华语乐坛最大的交易平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正式落地集美杏林,这个由北大青鸟文化产业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管理,项目用地20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前期投资5亿元,基地包括海峡两岸音乐产业交易平台、音乐家工作室集群、北大青鸟明星学院和流行音乐演艺中心4大板块。其中,流行音乐演艺中心落户杏林湾商务区8号楼,取名为“星巢”,计划2017年国庆投用,它将成为厦门乃至中国最重要的演出场地之一。
与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一样,由于杏林街道的快速、高效完成征地拆迁交付用地,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厦门软件园三期起步区20幢研发楼先后在杏林湾投入运营,300多家信息与软件企业入住,一条千亿级产业链正在杏林湾快速成型。
厦门软件园三期总面积12平方公里,横跨杏林、后溪、灌口三个街镇。为了让厦门软三早日投产,杏林街道在集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率先启动“起步区”征拆工作。厦门软件园三期共分为起步区、订单式自建区、电子商务区、两岸云计算产业示范区、文创动漫区、嵌入式产业区、物联网产业区、诚毅大街综合配套服务区等l0大产业园区,达产后将有15万人就业,形成2000亿以上的年产值,成为厦门市“硅谷”。
近年来,随着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杏林湾营运中心投入运营、企业入驻,杏林街道“总部经济”初具规模,2016年实现税收1亿元。马来西亚IOI集团(厦门)企业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9月,IOI董事局主席李深静在厦门参加中国投洽会,他看好杏林湾畔的两块风水宝地,以12.2亿元的巨资一举拍下了湖边两幅地块,投资10亿兴建集商务金融、旅游观光、房地产、星级酒店于一体的IOI城市综合体。2015年IOI首期工程在杏林园博湾建成,成为集美湖边的城市新地标之一。厦门惠龙集团总部原设在厦门岛内,2014年,惠龙集团董事长林文龙认定杏林湾营运中心为福地,一举买下三层商业地产,将总部由岛内搬迁到杏林营运中心,并办起了集美区第一家由政府批准设立的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为一家金融投资企业,由于经营得力,企业越办越好。目前惠龙集团又与万达集团合作建成厦门北海湾惠龙万达嘉华大酒店,推动了集美旅游酒店业向品牌化的迈进和提升。
构建厦门“城市演艺”杏林核心区
走进杏林街道杏锦路与杏林湾路交界处,一座刚获得世界吉尼斯建设项目记录的国际马戏城屹立在人们面前,别具一格的马戏剧院,与刚落成的中航城新建筑交相辉映,成为集美新城的一大亮点。
杏林街道在征地拆迁保障重点项目落地中,重视引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依托嘉庚剧院、诚毅科技馆、灵玲国际马戏城、北京三影堂等载体,着力打造“城市演艺”杏林核心区。前几年,厦门园博苑落户杏林湾,每年给杏林带来100多万人次的游客,带动了杏林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杏林街道从园博苑落户中看到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魅力与潜力。当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看中杏林九天湖地段的时候,杏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就把为这一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列入主要工作,抽调精兵强将到九天湖征地拆迁第一线。街道负责人与征拆工作组一起进村入户,一起攻坚克难,确保了拥有世界最大马戏剧院的灵玲马戏城在杏林建成开业,并与周边的老院子景区连为一体,成为海西演艺中心,带动了集美全域旅游的发展。下一段,杏林街道还将大力配合土地、规划、建设、城管执法等部门,大力做好重点项目落地后的配套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城市工作进一步转型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