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中影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电影发展的形势,拿出有力有效举措,提升电影创作质量和水平,推动电影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3月1日 新华社) 要想生产出更多优秀电影作品,电影行业要多一些工匠精神:有尚新求新的匠心、有精益求精的匠艺、有坚守寂寞的匠人。 有尚新求新的匠心。何谓匠心?就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工巧的心思”。因为我们是要生产“让人记得住”的好作品,这就要求电影工作者,在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之后,在求新创新、推陈出新方面,多下功夫。善于将优秀经验和时代元素、大数据,有效对接,创造出让人惊叹的艺术新亮点。善于尝试“互联网+”、“文化+”等信息化新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文化影响力。常修匠心,以“心”求新,造出更多精品美品。 有精益求精的匠艺。《尚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有了高度的艺术敬畏感、艺术责任感、艺术忠诚意识,为电影注入了更多的精心和精致思维,无论是剧本的撰写、演员的表演细节还是后期配音剪辑,都专心用心,不遗余力,十年磨一剑,让电影在“从99%到99.99%”的打磨中不断精进,让电影的整体风格、艺术细节等诸多方面,都能得到质的飞跃。这种“有品质的电影”就能征服观众,成为精品。比如编剧高满堂的史诗般的作品《老农民》,花了5年时间,走访6个省,采访了200多人,才得以成功。精心铸就精品,此言不虚。 有坚守寂寞的匠人。章家瑞导演提出,“电影人首先必须要有匠人精神,要有坚守,要持之以恒”。电影创作归根到底是一种耐得住寂寞的艺术探索和创作。因此,电影工作者在电影创作中,要多涵养甘于奉献、默默无闻、寂寞探索的职业禀性,“吃大苦、耐长期”,“枯坐十年冷板凳”,无怨无悔。电影创作具有镜面效应,你对电影充满真诚,投入很多辛苦与寂寞,电影回报给你的,肯定是真诚的高票房和高收视率,创造出更多双赢效果。 用工匠精神打造出更多优秀电影作品,促进中国电影的大繁荣!(夷门)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