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新春,又到出游佳节。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传统的景区游、公园游、出境游,文化游成为长假旅游的新热点。在一些旅游热门城市,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排长队现象,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古街巷、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人头攒动,上演经典节目的歌剧院、音乐厅甚至一票难求。在乡村地区,以传统村落、历史古镇为卖点的乡村游同样走俏,主打民俗文化、反映村镇历史变迁的家族祠堂、民俗展览馆等也广受追捧。 文化游大热是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的结果。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城乡文化场馆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升级方面做出了扎实的努力:不仅新建起一批文博艺术场所,还通过就地保护修葺方式让众多古村老巷重新焕发光彩;传统的戏剧、歌舞经过重制改进,成功吸引了中青年观众的注意力;雕刻、瓷器、编织、彩画等许多将近失传的传统技艺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凡此种种,为文化游提供了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选择。 文化游大热更是群众精神需求提升的反映。尽管旅游本身已经属于精神需求,但不同的旅游方式仍然能体现需求的高低。入门级的旅游仅仅是在不同景观间穿梭,车上睡一觉,下车拍张照,便算完事。另一种所谓深度游、精品游,虽然行走距离缩短、停留的时间延长,但本质上仍属于走马观花,无法触及所在地的精神内核。文化游则不同,它虽然也游览器物,但目的是透过器物了解附着于上的人文精神和风俗传承,由此超越地理和时间界限,理解和品味多样的精神世界。 大体而言,选择文化游的人们,对于提升自我精神境界有较高的需求,同时也对游览对象的文化厚度有不一般的要求。过去一提文化游,人们能想到的无非是北京的故宫和长城、西安的兵马俑或者青藏高原上的异域风土。今天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参观名山大川或宏伟建筑,开始将目光投向更为精细的领域,从舌尖上的食物到指尖上的艺术,从祠堂庙会到村街风貌,从地区生产力发展到生活方式变迁,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文化的起源是哪里,艺术工艺是如何被塑造的,习俗观念又是如何形成的,对这些问题的探寻满足了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与日俱增的群众精神需求预示着文化大繁荣的绝佳机遇正在到来,而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也正逢其时。应当及时端出高品质、接地气的文化大餐,使人们在领略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自觉接受和践行向上向善、和谐友爱的文明风尚,让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陈炜) |
相关阅读:
- [ 02-06]泉州"聚宝城南"文化街区轮廓渐明 4种参与模式
- [ 02-05]三明出台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 3月1日起施行
- [ 02-05]市法制办负责人就《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 [ 02-04]旅游搭桥 文化牵线 两岸交流更密切
- [ 02-04]止马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 [ 02-04]三明出台闽首部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政府规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