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文明网> 文明创建 > 正文

集美区村庄生活污水综合治理 打造宜居环境

2017-01-19 08:59:09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项目

厦门市集美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集美区自2014年起在全区208个村庄(除14个拆迁村庄)全面实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投资8亿元,分为集中纳管治理和分散式治理两种方式,集中纳管治理村庄139个,分散式治理村庄69个。

如今治理后集美区的村庄环境:

1.管网设施全覆盖。新建208个村庄污水收集系统,新增管网约1100公里,延伸市政管网14公里,新建56个设施,每日新增收集、处理污水能力8.3万吨,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由一级B转为一级A。

2.村庄面貌大提升。在污水治理基础上结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19个村庄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5个村庄为省级示范村,田头村、张庄社、城内社被评为福建省优秀示范村,城内社入选福建省首批传统村落。

3.溪流水质得改善。结合小流域整治对辖区三大溪流周边1757家工业企业废水进行整治提升;完成58户大规模养殖场退养。从源头治理,修复生态,往日发黑发臭的溪流如今水清了、岸绿了,水质显著改善。

4.农民增收新来源。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人均年总收入19800多元位居全省第二。以村庄休闲旅游为主体的宝生园、张庄古厝等生态农村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仙灵旗休闲农庄、集志农庄获得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荣誉称号。

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1.全方位构建强有力的协调体制。成立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实施体制上明确区整治办统筹指导,镇(街)为主体(业主),国有集美城发公司(代建)具体建设与运营,村委会、村民共同参与。同时,邀请专家组成设计方案评审小组,强化技术把关、监督考核。

2.科学编制可行的专项规划。邀请驻区单位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进行技术指导,委托熟悉区情的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村庄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委托小流域整治经验丰富的中山大学李郇教授团队编制小流域综合整治规划。对全区村庄污水种类、现状、未来产业及人口发展、村庄周边地势、周边规划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梳理调查,组织编制截污控源专项规划。

3.灵活制定针对性实施方案。制定《分散式污水治理实施方案》、《集中式污水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污水治理责任主体、资金保障、排放标准、收集范围、建设年限、评审制度、监督考核、运行管理等内容。先期试点的16个村庄采取无动力的厌氧+人工湿地技术,出水用于农灌。针对农灌标准仅适合偏远村庄,而辖区溪流短、自净能力不足的状况,将设计出水标准提高到一级A。在农村私人住宅审批规定中,要求农村私人住宅申请新翻改建自行设置化粪池,并自行将污水管网就近接入村庄污水干管。

4.创新推行“互联网+污水治理”运营模式。建立分散式处理设施网络实时监测系统,建成后每个设施管理维修工人的手机里都装有APP,能够实时监控,精确定位,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污水设施正常高效地运转。

项目创新点也让人赞许。

在处理设施建设模式上,集美区勇于探索应用PPP理论,结合农村污水治理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统一建设和运营的责任主体,创新性地将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作为一种服务进行采购。

1.标准化建设。根据各村庄能够提供的建设用地、污水排放量等因素,将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分为标准化日处理量50、100、150吨等8个类型,便于建设和今后的管理。

2.一体化采购。在保障出水水质标准的前提下,设置合理的投资控制、用地指标,提出“设计+施工+三年运营管理”一体化采购的建设模式,保证设计、施工、运营单位责任统一。

3.达标后付款。打包成工程包,面向市场公开采购服务,并将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考核评估与合同款拨付挂钩,通过企业垫资建设,运营达标后政府3年分4期支付合同款,有效保障运营出水达标。

该模式一揽子解决了工艺选择、运行管理、达标排放、一次性投入资金量大等难题,分散式污水治理建设运营造价4500元/吨,为厦门市最低,在国内较为领先。

集美区对全区村庄污水进行系统性综合治理,全面收集、规范处理、达标排放,根本解决了村庄污染顽疾,全面改变了村庄生活环境和溪流水环境,打造出“环境整洁、配套完善、自然生态”的宜居环境。(福建日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